资讯动态

政策落地丨职业院校数字“新双高”怎样建设?

图片1.png

08.jpg

年初,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再次提出了“新双高”建设任务,即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双高”建设任务。这一任务是对《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的“一体、两翼、五重点”建设任务的高度提炼,标志着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战略时期。那么,职业院校数字“新双高”要怎样建设呢?


Part.1九项任务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图片3.png

2创新产教融合机制

图片4.png

3打造高水平专业群

图片5.png

4建设一流核心课程

图片6.png

5建设高水平双师队伍

图片7.png

6开发优质新形态教材

图片8.png

7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图片9.png

8构建数字化教学新生态

图片10.png

9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图片11.png


Part.2六个维度

图片12.png

1思政工作的引领度

2个二级指标3个观测点8项支撑评价依据

2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2个二级指标4个观测点12项支撑评价依据

3条件基础的支撑度

2个二级指标4个观测点23项支撑评价依据

4建设措施目标的可达成度

5个二级指标12个观测点41项支撑评价依据

5政策机制的保障度

3个二级指标3个观测点13项支撑评价依据

6成果成效的贡献度

5个二级指标7个观测点20项支撑评价依据


Part.3六个方向

图片13.png

1数字思政

●数字技术赋能“大师资”、“大课堂”、“大平台”

●数字技术赋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

●数字技术赋能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建设

●数字技术赋能“三种精神”融入专业教育

2数字匹配

●数字技术赋能专业课程、师资、实训、实习就业过程

●数字技术赋能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

●数字技术赋能产业匹配与就业方向

3数字条件

●数字技术赋学校人才状况分析与调整

●数字技术赋能学校设备综合应用情况

●数字技术赋能学校专业、课程、评价体系建设

●数字技术赋能学校运行体系建设与运行状况

4数字措施

●数字技术赋能金专业设置、构建与创新

●数字技术赋能金课程设置、开发与创新

●数字技术赋能金教师培育、提升与创新

●数字技术赋能金教材开发、应用与创新

●数字技术赋能金基地设计、使用与创新

5数字保障

退数字技术赋能学校双高项目规划、进度与调整

●数字技术赋能绩效评价与资金运用

●数字技术赋能区域校企合作与产学研合作

6数字贡献

●数字技术赋能区域产业学校用人分析

●数字技术赋能区域产业教学成果转化、技术服务、行业培训

●数字技术赋能学校专业全域覆盖、终身学习平台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边远地区职业技能培训与拓展


总的来说,职业院校“新双高”建设的具体措施因学校和专业而异,但总结起来主要就是几个方面,首先,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能力。其次,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再次,提升社会需求适配度。然后,完善高质量办学机制。最后,构建产教融合发展机制。通过以上措施,职业院校可以全方面提升办学能力和产教融合质量,推动职业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晨星科技愿与您携手,共同完成职业院校数字“新双高”的建设,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图片2.png

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电话:400-0066-915
地址:天津市红桥区宝能创业中心8层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